【南方网】“三八”妇女节,致敬每“医”刻闪闪发光的她

2024-03-08

     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600多名职工中,女职工占了73%。在医院,她们是医师,是护士,是医疗战线上的“铿锵玫瑰”,肩上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。在家里,她们是女儿,是妻子,是伟大无私的母亲,心中有着细腻温暖的柔情。在第114个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一院巾帼能手的世界,致敬每“医”刻闪闪发光的她。

 

      儿科ICU主任医师李易娟:救治一个孩子,幸福一个家庭

      她,在儿科临床一线工作超过30年,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,工作中始终把患儿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,成功救治国内体重最低(5公斤)的肾移植患儿。她,深耕临床教学三十载,致力于提高学员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,为儿科临床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。她,主动请缨,参加为期17个月的援疆工作,在喀什地区十二县市推广脓毒症规范化诊治技术,获“优秀援疆干部人才”称号……她就是儿科ICU主任医师李易娟。

 

image-20240308144119-1

李易娟工作照

 

      “救治一个孩子,幸福一个家庭。”李易娟认为,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纽带,儿科医师则是维系家庭幸福的重要所在。帮助患儿接受治疗、转危为安、逐渐康复的过程,让自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收到来自康复儿童的手写感谢信时,李易娟备受鼓舞,更加激励她想要在儿科临床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。

 

image-20240308144147-2

康复儿童给李易娟及其团队的手写信

 

      急诊科主管护师刘楠:对人民群众进行心肺科普非常重要

      对于急诊科主管护师刘楠来说,在急诊科的二十年她看到了人生百态,也见证了许多人的喜怒哀乐。二十年前,她还是一名实习护士。有一次,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,一位老人在打乒乓球时突然晕倒,急诊科迅速出车,赶到时患者的呼吸已经停止。幸运的是,现场有热心群众对老人进行心肺复苏,通过后续的抢救措施,老人的生命得以成功挽救。

      在此次急救事件中,刘楠意识到对普通群众进行心肺科普非常重要,近二十年来她也秉承着这个信念,时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走进社区、学校,带领团队向群众科普急救知识。同时,她还积极协助基层医院,开展急救技能的培训,帮扶医院遍布蕉岭、龙岩、贵阳等地区,平均每年开展急救活动25场,培训约1500人次。

 

image-20240308144216-3

刘楠工作照

 

      谈及母亲、妻子的角色,刘楠感到有所亏欠。她坦言,因忙于工作,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,家里的事情多数是丈夫去处理,她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让她能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。刘楠表示,未来会继续立足岗位踏实工作,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病患恢复健康。

 

      手术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房洁渝:精益求精,保障手术中病人的安全舒适

      从医27年,手术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房洁渝积攒了丰富的工作经验。2023年,房洁渝响应工作安排前往广西,参加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麻醉科的建设。由于她表现出色,在院领导的支持下,第二年继续驻点广西,带领麻醉科团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。

 

image-20240308144249-4

房洁渝工作照

 

      “我希望把中山一院好的经验、好的技术带到广西,为广西老百姓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。”房洁渝介绍,一些病患主动脉瓣狭窄,需要通过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完成治疗,在麻醉过程中,老年人群体容易出现低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等问题。通过借鉴、学习广州的成熟经验,房洁渝带领团队在2023年顺利完成了33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麻醉工作,将所有病患安全送出了手术室。

      在家里,她是一位勤奋上进的母亲,给孩子们树立了正面积极的榜样。在医院,她是一位一丝不苟的医生,以精益求精的态度,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麻醉手术期,赢得无数患者的信赖与尊重。

 

      精准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朱亦君:让医学技术造福更多患者

      今年春节期间,中山一院的一台大型分析仪器有序检测着800多个血液样品,这背后离不开朱亦君的无私付出。为保障分析项目的连续性和进度,她兢兢业业,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。

 

image-20240308144338-5

朱亦君工作照

 

      朱亦君是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,多年来专注于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。作为女科学家,她具备出色的独立研究能力,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申请了一项专利;同时她拥有卓越的团队合作精神,与临床科室合作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,并利用自己专业特长,常与临床科室交流探讨质谱技术、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等先进技术,及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。

      “90%以上的疾病都是由肠道起始,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。”朱亦君介绍,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都是由肠道不健康状态引起,她希望能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起来,在将来将肠道微生态基础研究应用到临床实际中,更好地解决病患的健康问题。

 

文/记者 陈婷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

报道链接:https://xapp.southcn.com/node_fb07388412?temp=1&k=8919356c0d

报道时间:2024-03-08